临沭白羽鸡产业,已吸引1家孵化企业、6家养殖企业、1家屠宰企业、2家循环利用企业落户。并且正在紧密推进20亿元白羽肉鸡深加工产业园及正新鸡排、太合食品等项目,力争到2027年白羽鸡全产业链产值破200亿元,将其培育为主导产业,打造全国白羽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。
在山东临沂市临沭县的一处白羽鸡全产业链车间之内,温度、湿度、氧气、光照、翻蛋、预警全部实现全流程智能控制。这不仅代表了当前国内外白羽鸡孵化领域的高水准,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:热能回收系统节省电能10%-15%,独有的孵化调节技术每年可节省种蛋近2000万枚,降低孵化成本超过4000万元。
这一高标准车间,正是临沭县白羽鸡全产业链发展的生动缩影。临沭县白羽鸡产业始于1988年,从家庭散养起步,逐步走向规模化,并带动屠宰、饲料等相关环节发展。经过34年积累,至2021年底,全县白羽鸡产业总产值已达51.6亿元,产业链雏形初现,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。
然而,产业链雏形初具,短板依然存在。2022年起,临沭县委、县政府审时度势,精准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,通过设立产业引导资金、提供金融信贷保险等举措,大力推动精准招引。民和牧业孵化项目便是"强链补链、链式招商"的重要成果,它补齐了临沭白羽鸡产业前端孵化的关键短板。该项目依托优质"父母代"种鸡、科学饲养及独有的连体纵向通风技术,其"商品代"鸡苗表现突出:出栏率99%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;料肉比达1.30,较行业平均水平低0.1;禽流感H5亚型抗体合格率98.7%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。这不仅为养殖场每只鸡降低0.7元成本,年均可增收近1亿元。同时,鸡苗就近供应苏鲁皖市场,每羽节省运输成本0.1元以上,仅养殖环节年节约鸡苗成本1200万元,显著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。
在优质项目带动下,临沭县逐步形成覆盖孵化、养殖、屠宰、加工四大核心环节,以及检验检疫、饲料加工、冷链物流、粪污循环利用等配套服务的产业集群。2024年,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3.8亿元,吸纳就业1.2万余人。"临沭白羽鸡"发展模式还入选农业农村部"三品一标"典型案例,真正打响了"中国白羽鸡,临沭占一席"的品牌。
如今,临沭白羽鸡产业磁吸效应持续增强,已吸引1家孵化企业、6家养殖企业、1家屠宰企业、2家循环利用企业落户。据临沭县委副书记、县长侯素云介绍,临沭县正在紧密推进20亿元白羽肉鸡深加工产业园及正新鸡排、太合食品等项目,力争到2027年白羽鸡全产业链产值破200亿元,将其培育为主导产业,打造全国白羽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。
来源: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,原标题:山东临沭崛起白羽鸡百亿级全产业链
